朝鲜正式将核计划写入宪法,并直言“无核化免谈”,这一强硬立场,与美国一贯坚持的“完全、可验证、不可逆的无核化”目标形成尖锐对立。这意味着,任何未来的美朝谈判,都将在一个根本性悖论下展开,一方视核武为政权生存的绝对保障,另一方则要求彻底弃核作为关系正常化的前提。这场博弈尚未开始,似乎已陷入死结。
朝鲜正在悄悄制定一份与美国谈判的计划,根据透露的信息,朝鲜已设定了四个清晰的目标,其中解除制裁是最优先事项,其次是安全保障,而另外两个则包括让美国承认其核国家地位以及不再提及无核化。
这一动向的背景是特朗普曾主动提出与金正恩会面,朝鲜方面认为不能一直不回应。但他们的期待值并不高,判断美国也仍处于探索阶段。朝鲜从2019年特朗普与金正恩河内峰会未能达成协议的例子中吸取了经验,不再试图通过一揽子全面协议解决所有问题,而是转向一种更务实、渐进的方式:通过一系列较小的协议逐步推进关系。例如,双方可能会先从能源、公共卫生和农业等具体领域的合作开始,达成一些小型安排,这些协议将成为美国进一步放松制裁的垫脚石。
在朝鲜看来,石油、矿产、金融等领域被视为“维护朝鲜政权和经济的生命线”,如果这些制裁不能取消,所谓的对朝安全保障就无从谈起。因此,朝鲜最终希望的是美国和国际社会解除这些制裁,并与美国达成互不侵犯条约,本质上是要求美朝双方相互承诺防止军事对抗,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由于核计划现已正式载入朝鲜宪法,任何要求朝鲜基于完全无核化进行对话的提议都不可能被接受。朝鲜目前制定的谈判计划重点,是寻求一个关于冻结核武器生产和降低风险的可能性的谈判框架,而非追求完全无核化。其逻辑是,一旦与美国达成协议,朝鲜就可以要求美国为其损失提供补偿,例如逐步减免制裁和给予经济激励措施,而这在事实上等同于美国承认朝鲜是一个核国家。
朝鲜的这番立场得到了其高层官员的强硬表态加持,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部长金与正此前就曾直言不讳地表示:“拥核是朝鲜的生存命脉”,并为谈判划出红线——美国必须先撤走驻韩美军、解除对朝制裁,否则一切免谈。这番表态深刻揭示了朝美对话的核心矛盾:朝鲜将核武器视为政权安全的终极保障,而美国则要求朝鲜单方面弃核作为谈判前提。分析认为,这凸显了朝鲜对“利比亚模式”的深刻警惕,即卡扎菲弃核后政权覆灭的教训,使得平壤将无核化与政权安全彻底绑定。
在渠道选择上,朝鲜展现出灵活性,他们考虑通过其在纽约的联合国代表团和瑞典等第三国与美国进行潜在接触。消息人士称,如果金正恩和特朗普最终同意会面,朝鲜可能更希望会议在新加坡或瑞士等第三国举行,而不是在板门店。
回顾2019年河内峰会的破裂,主要原因在于双方对于彼此能做出的让步估计过高,美国的首要目标仍然是朝鲜半岛无核化,并坚持在实现无核化之前不会解除对朝制裁,认为这是其“极限施压”政策的“王牌”。而朝鲜则希望通过在美国专家见证下废弃宁边核设施等部分核设施,来换取美国解除2016-2017年通过的五项联合国制裁中涉及民生的部分。双方工作层面的会谈未能解决这些核心分歧,甚至没有为领导人“谈崩”准备“备案”,凸显了“自上而下”谈判模式的弊端。
当前的半岛地缘格局与以往有所不同,朝鲜高调承认派兵进入俄罗斯与俄军一同作战,彰显了与俄罗斯牢固的战斗友谊,这为地缘政治格局带来了新变量,也可能让朝鲜在与美国的谈判中“腰杆挺得更直”。美国向来将朝鲜视为其在东北亚地区的重要战略关注点,朝鲜的军事动向,尤其是与俄罗斯的联动,触动了美国敏感的神经。通过对话,美国或许希望重新掌控局势,至少探清朝鲜的战略意图。对特朗普而言,若能在对朝关系上取得成果,无疑会增加其国内政治筹码。
然而,让朝鲜“销毁核武”绝非易事,朝鲜多年来面临外部军事威胁,尤其是来自美国的压力,核武器被其视为非常重要的保障。尽管特朗普曾表示会给朝鲜安全保障,但美国政策的多变和过往承诺的未能兑现,使得朝鲜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在朝鲜看来,美国仅靠口头承诺不足以打动他们,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安全保障计划,并经济制裁上松绑,朝鲜才有可能重新考虑核问题。
在线配资平台,上上盈配资,中国十大配资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