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产动画《浪浪山小妖怪》正在热映,年初《哪吒之魔童闹海》也曾火爆全网。中国动画电影怎样才能走得更远、火得更久?
8月7日下午,《长安三万里》制片人宋依依在国新办“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回应北京日报客户端提问时提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团队方面,动画电影制作依赖团队协作。目前中国一线动画创作者以年轻人为主,以追光动画为例,团队超37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宋依依认为,吸引更多新鲜血液进入行业,才能让中国动画电影有更多产能,保证每年产出更多优秀作品。
技术层面,上世纪90年代中期诞生的CG动画,基于基础计算机和图形图像学,为艺术家提供了广阔创作空间,也让动画电影进入工业化生产流程。动画电影中的角色、场景等数字资产,与新兴的AICG、元宇宙等科技天然契合。《长安三万里》正在筹备VR线下展,预计今年8月与观众见面。新技术进步让动画电影在更多新领域有了拓展可能。
内容是最重要的一点。多年实践经验积累,让创作者总结出成功动画电影的要素:要有打动人心的故事;角色要能吸引观众,与当下观众产生精神共鸣,如李白、高适,他们少年壮志、壮年豪迈、晚年豁达,以及几十年的真挚情谊,能打动各年龄层观众;要有可信的世界架构,支撑有想象力的故事主题。
随着技术进步,对动画性的理解也有新变化,它不仅是角色夸张有趣的表演或奇幻特效,技术还能支撑丰富细腻的情感表达,为创作者提供更多内容可能性。目前中国一流动画电影制作水平已能与全球顶尖作品相当,国风也是当下观众喜爱、创作者愿意尝试的艺术形式。
宋依依表示:“我们需要秉承匠人精神和工业化制作,关注中华美学的深入探索和再现,对新技术及时跟进和应用。”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记者:吴娜
在线配资平台,上上盈配资,中国十大配资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