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24.两广事变
1936年1月,胡汉民从欧洲回国。
他人还没到,就被南京和广州争先恐后邀请,一时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南京许诺他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广州则让他继续当西南的精神领袖。
南京的蒋介石,曾因1931年2月汤山事件,囚禁胡汉民而被逼下野。
此番邀请,绝不是为了补偿他,而是想解决当年汤山事件,遗留的历史问题。
汤山事件后,原广州国民政府,虽早已撤销。
但继之成立的“国民党中央委员会西南执行部”、“国民政府西南政务委员会”和“军事委员会西南军事分会”,仍以“军权分治”的名义,在两广继续存在,保持着半独立的状态。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而扛起这三块牌子的,正是南天王陈济棠。
当年陈济棠借着宁粤和谈,逼走了陈铭枢,凭借着胡汉民及西南三机构招牌,与蒋介石抗衡。
广西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经过蒋桂战争、中原大战,实力大减。
为保住广西老巢,则与陈济棠等西南地方实力派,组成反蒋联合阵线,以抗衡蒋介石的“削藩”。
当蒋介石以全力用兵“剿共”之时,对两广的半独立状态,暂取容忍态度。
蒋介石在能腾出手来时,就下决心剪除异己势力。
等他继染指川、黔、滇之后,便将矛头转向西南的两广。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如果胡汉民要是倒入南京,那一切就迎刃而解。
其实胡汉民也不想留在广州,当初出国游历,也是无奈之举。
他在广州,名义上是老大,其实政令出不了办公室。
他一方面依靠陈济棠的军事实力,与蒋对抗。
另一方面又受制于陈济棠,深感在粤无可作为,遂以养病为由赴欧游历。
可是,他是一个有原则的人。
他的原则是:好马不吃回头草,自我标榜抗日、剿共、反蒋。
于是,他毅然而然回到广州,甘做两广的“泥菩萨”。
陈济棠为稳住胡汉民,与李宗仁、白崇禧商议,接受白提出的三点办法:
政治上尊重;
经济上支持;
生活上照顾。
胡汉民虽然无权无兵,但还有一条毒舌,到处抨击蒋介石的内外政策。
尤其是“九一八”事变以来的屈辱外交政策。
搞得老蒋很愤怒,处理两广问题之方针发生转向,从偏重政治之“团结”,转向侧重武力之“统制”。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很快机会来,胡汉民去世了!
1936年5月12日,胡汉民在妻兄陈融家中,与象棋高手潘景夷下象棋。
因棋局不利,构思过度,竟突发脑溢血而暴亡。
蒋介石认为胡汉民之死,是解决两广问题的大好机会。
于是派人告诉陈济棠,我要出兵解决新桂系,麻烦您让让道。
陈认为粤桂唇齿相依,桂系若垮,广东将步其后尘,遂萌生联合广西一起反蒋之意。
蒋介石见陈济棠动作迟疑,于5月19日以吊唁胡汉民为名,派孙科、王宠惠等到广州,要求陈济棠把广东军权和政权交还南京。
军队和地盘是军阀的生命线,岂可相让。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于是两广走到了一起,决定出兵抗蒋。
而出兵要师出有名啊,不然以两省对抗南京政府,不是与造反无异。
当时,全中国最大的敌人是日本,这是要亡国亡种的,而你蒋委员长还嚷着攘外必先安内,搞内战。
陈济棠看到当时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于是决定“掮起抗日大纛,要求中央领导抗日”。
他致电李宗仁:认为全国民众抗日救国呼声日高,两广联合反蒋,唯有打出“出兵抗日”大旗,才能争取全国民众的支持和响应。
谋略大师小诸葛白崇禧也分析:
蒋介石军队的主力,正集中在黄河流域,急于解决西北剿共问题;
又要防范山东的韩复榘,山西的阎锡山;
陕西的张学良和杨虎城发生异动;
加上华北日本侵华局势吃紧,蒋介石决无余力可以南犯;
两广联合打出抗日旗帜,进可以争取全国舆论同情,扩大西南声势,退可以使蒋投鼠忌器,向西南让步。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而深谙迷信的陈天王,还有一条秘而不宣的理由:
其兄迷信阴阳五行、星相之术的陈维周,及身边术士翁半玄说,蒋介石实在没有帝王之相,气运将尽,难过1936这一关。
按照事后诸葛亮来说,术士的话还有一定道理:因为1936年还爆发了一件震惊国内外的大事-西安事变,老蒋差点被杀。
打仗还得靠军队。
两广军队这时有30万人之众,其中陈济棠的粤军是大头。
陈济棠的第一集团军:
三个军长分别是余汉谋、陈济棠、李扬敬。
每军三个师:师长是莫希德、叶肇、邓龙光、巫剑雄、李振良、李汉魂、黄质文、张瑞贵等,
另外有独立师,师长黄任寰,一个教导师,师长缪培南;
一个独立旅,旅长陈章;
一个警卫旅,旅长陈汉光;
四个警卫团及财政厅的两个特务营。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事变时,又以原来的独立师和教导师为骨干,扩编为四、五两个军,以黄任寰、缪培南为军长。
粤军共有七十个团,共计二十万左右的兵力。
李宗仁的第四集团军:第七军军长廖磊,第十军军长夏威。
临时又扩编两个军(包括十九路军的翁照垣师)。
另外有作战能力的广西民团九十九个大队,共计约有十多万兵力。
两广兵力总计,陆军有三十万人以上;
空军有广东六个中队,司令黄光锐;广西三个中队,司令林伟成;
海军有广东江防舰艇数十艘,司令张之英。
往哪里打?
图片
刘斐
民国一个半战略家:白崇禧、刘斐(国军中4位将军封为中国仅有的3个半战略家,这4人分别是:白崇禧、杨杰、蒋百里和刘斐,其中刘斐算是半个)研究:
对福建和贵州方面采取守势;
对江西、湖南方面采取攻势;
粤军主力集中在全州、桂林地区,准备进攻湖南,并在粤桂两省与各邻省的边境地区构筑防御工事。
万事俱备后,两广于5月27日发出“反对日本增兵华北”的通电,打响“两广事变”的信号。
他们把部队改成“中华民国国民革命抗日救国军”(亦称“抗日救国西南联军”)。
由陈济棠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兼总司令,李宗仁任副司令。
于是粤桂联军开始向湖南进军。
湖南,历来是南北战争的战略要冲。
袁世凯、段祺瑞、吴佩孚等,先后在这里栽了跟头。
很快,两广也会增加栽跟头的次数。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这时,主政湖南的是何健,原是唐生智麾下大将,后来投蒋。
1929年的“蒋桂大战”中,何键因支持蒋介石有功,当上了湖南省主席。
此后,他一直都是蒋介石“围剿”红军的“得力干将”。
毛主席唯一一次亲自举枪,率部冲锋的大柏地之战,就是被何键“会剿”井冈山逼出来的。
两广事变时,何键在湖南已经掌兵10万,其军队装备精良,粮饷充足。
湖南又是南北交通的要冲。
如果两广同盟把何键拉入自己阵营,那么反蒋大军可兵不血刃,直下武汉,再造一个“宁汉分立”后,直逼南京。
如果蒋介石能把何键拉拢住,那么湖南,就是两广反蒋大军,无法逾越的一道鸿沟,“小诸葛”白崇禧,即便是武侯再世,也只能抱 “六出祁山” 之憾。
因此,“两广事变”中的双方,都对举足轻重的何键,志在必得。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何键作为老牌的军阀,自然知道在时态未明朗之前,错误的站位,只会让他输的一败涂地。
两广“北上抗日”,必须借道湖南,首先要争取何键的支持。
6月6日,白崇禧派李品仙,偕何键的女婿李觉,飞抵长沙,游说何键响应两广抗日的行动。
于是他就采取了骑墙派:
一方面表示待桂军到达长沙时,他才能有所行动;
另一方面请全国基督教教育会会员刘廷芳到南京与蒋介石联系,报告两广行动计划。
真是刀切豆腐两面光,滴水不漏。
此举换得蒋介石的40万元的奖赏,蒋立即派陈诚坐镇长沙。
如果湖南是此次危机的双方必争之地,那么交通大枢纽~衡阳,则是该地的“命门”所在。
双方开始了进驻衡阳,抢时间大战。
在陈诚的建议下,驻浏阳一带的中央军第七十七师以及驻防武汉、武胜关一带的第四十三、第九十七师兼程南下。
这3个师的先锋是77师,师长罗霖也是保定军校毕业。
蒋介石让他先去和何键打个招呼,看看何键有什么反应。
6月7日上午,罗霖赶到长沙,结果得知何键居然去湖南大学演讲了。
这个关口,何键还有这心思?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何键眼见两广势大,干脆当起了墙头草。
告诉李品仙,蒋介石已经调兵前往衡阳,并承诺只要桂军能提前抵达衡阳,自己的湘军就撤。
当年就是白崇禧,率兵包围湖北孝感,逼罗霖交出兵权,到汉口当了寓公。
所以,罗霖这次是特别地卖力气。
进军衡阳,成为胜负的关键。
6月8日,陈诚受蒋介石之命赶到武汉,把所有能看得见的运输工具,全都集中起来,玩命把部队集中到铁路沿线,然后赶赴衡阳。
10日凌晨,中央军3个师全部抵达衡阳,北上道路被堵,桂军只能停止前进。
何键见形势对两广不利,不敢应允桂军借道湖南。
这翻脸比翻书还快。
李品仙联系湖南,计划失败,怏怏而返。
为挫败两广事变,老蒋一方面调重兵南下,阻止粤、桂军北上。
另一方面对陈济棠部属,采用各种手段进行收买和策反工作。
军委会调查统计第二处处长戴笠,开始了他的表演。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在给钱、升官的诱惑性,陈济棠的空军几乎都没经得起诱惑。
梅锦昭、黄志刚、黄居谷等,率四十七架飞机投蒋。
第二军副军长及东绥靖区委员的空衔的李汉魂,上演了“封金挂印”事件;
广东军政人员李洁之、黄涛、张健等,也离穗赴港背刺老陈。
这些还不是致命的,最致命的是陈济棠的主力第一军军长余汉谋的倒戈,把他逼入了绝境。
蒋介石就通过陈诚手下干将上官云相(余汉谋的妻舅),劝服老余,倒陈拥蒋。
7月7日,余汉谋在上官云相陪同下,乘飞机到南京,向蒋介石表示愿意受命收拾粤局。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蒋立即委余为第四路军总司令,统辖广东军队,迅速回粤倒陈,除拨给军费200万元外,另给临时活动费100万元。
余于7月9日致电粤军各将领,要求他们服从南京,号召粤军内部反陈势力行动起来。
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通过决议,撤销国民党西南执行部和西南政务委员会。
蒋介石又以军事委员长名义发布命令,取消第一、四两个集团军,并对陈济棠、李宗仁采取分化政策。
任命李宗仁、白崇禧为广西省绥靖正、副主任,免去陈济棠本兼各职,命余汉谋为广东绥靖主任兼四路军总司令。
余汉谋部是陈济棠的主力,余被蒋介石收买过去后,广东局势急剧恶化。
李宗仁、白崇禧不得不采取救粤保桂之策。
7月14日,白崇禧派李品仙飞广州,建议陈济棠把可靠的部队集结掌握,并将现款和武器装备妥善保存,伺机再起。
还企图以桂军东下援助,挽救广东之危。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最要命的是“反骨仔”余汉谋,调转枪口对准陈济棠。
第二军军长张达、陈济棠的亲信巫剑虹均被收买。
第三军第九师两个团长通电倒陈,原第九师师长邓龙光不辞而离穗,转入香港,萧佛成也离穗赴港。
大势已去,但余汉谋的背叛,让陈济棠寝食难安。
这种仇恨,估计可以和吴佩孚恨冯玉祥媲美。
于是他私人代表陈光汉,飞南京谒见蒋介石。
陈带去陈致蒋的亲笔信,表示可“遵命下野”,只要不是余汉谋主政就行,但未被蒋介石所接受。
独立的广东空军,是陈济棠苦心经营的一张王牌。
“两广事变”发生后,蒋介石遣戴笠、郑介民携带巨款,同当时在香港的广东空军参谋长陈卓林谈判。
双方议定广东空军反陈投蒋:
每架飞机赏金二万元,飞行员官晋升一级,队长另加汽车洋房等优惠条件。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广东空军司令黄光锐、参谋长陈卓林带领着各中队长,率领北飞的共有72架飞机,150名飞行员、机械员,在韶关受到余汉谋的接见,于20日飞赴南昌。
陈济棠视为王牌的空军共六个中队,一百余架飞机,全部归顺了南京政府。
17日晚11时,陈济棠面告李宗仁说,大势已去,决定一走了之,并赠以巨款和武器弹药,作为“散伙费”,劝李回桂处理善后。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18日,陈济棠携带家眷乘英国“蛾号”军舰赴香港,并发出巧电宣布下野,声明自行解职离穗。
至此,陈济棠失去了“南天王”的宝座,结束了他对广东的统治。
广东已就成为南京政府的地盘。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在线配资平台,上上盈配资,中国十大配资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